光明網訊(記者 郝夢晗)5月11日,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會系列活動之品牌提振消費暨2025中國品牌案例分享會和2025地理標志品牌助力鄉村振興大會在浙江德清舉行。在全球化浪潮與經濟格局深刻變革的當下,“品牌出海”成為中國企業邁向世界舞臺的核心命題。
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趙新利教授在當天舉行的記者發布會上表示,國際化傳播是品牌出海的關鍵一環。如今中國產品品質優良,但在海外認知未達到應有水平。從國際傳播角度,品牌是重要媒介,其背后代表技術、產品,更有文化、理念。海外消費者使用中國產品,不僅獲得產品價值,還接觸到中國生活方式和文化。
趙新利強調,中國企業研發投入已位居世界第二,產品品質顯著提升,“廉價制造”已成為過去。近年來,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綠色低碳實踐、社會責任履行、傳統文化融入等方式拓展傳播路徑,國際營銷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87億美元激增至2023年的344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500億美元。不過,企業間“內卷式競爭”、協同不足等問題仍需解決。中國傳媒大學將開設廣告學(品牌學)方向專業,并成立品牌國際傳播實驗班,為行業輸送復合型人才。
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常務理事姚承綱進一步補充,中國品牌在海外市場的最大挑戰并非國際對手,而是國內企業間的激烈競爭、不抱團以及品牌保護薄弱等痛點。他以印尼新能源車市場為例,指出中國品牌在標準制定、研發合作等方面缺乏協同,而日韓企業的抱團策略值得借鑒。同時,中國品牌在知識產權保護、海外輿情應對等方面存在短板。他建議企業緊跟國家政策導向,以“一帶一路”沿線為重點拓展海外市場,并樹立全球化品牌觀,摒棄過度強調本土特色的敘事方式,真正以用戶價值為核心打造國際品牌。
此次交流為中國品牌突破出海瓶頸、提升國際影響力提供了務實思路。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深刻變革,中國品牌正加速從“產品輸出”向“價值傳遞”轉型,未來更需通過強化協同、優化傳播、深耕品質,在國際舞臺上樹立更具競爭力的品牌形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