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愛生無人機試驗測試靖邊機場,陜西華鷹眾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全自主研制的大型多功能固定翼無人機HE-1成功完成首飛。
此次首飛的機型為華鷹HE-1系列多功能飛機的基本型,是我國成功研制的大載重量、技術成熟、快速并入市場的固定翼運輸-平臺類無人機。首飛成功后,華鷹HE-1基本型將持續進行一系列科研試飛,預計2025年底前投入批產。這一成果標志著我國在大型無人機領域的自主研發能力再次躍上新臺階,將為我國低空經濟的商業化進程注入強大動力。
華鷹眾行團隊成員擁有豐富的經驗,團隊僅歷時18個月即實現成功首飛。
應用場景廣闊
大載重貨運無人機主要應用領域包括大型支線物流、復雜地形下的軍用物資投放、救災應急等領域。大型貨運無人機系統與有人機相比在飛行適應性、有效載荷、起降距離、使用經濟性方面有很大提升,能夠滿足邊遠地區、山區、海島等復雜地形的物流運輸需求。
華鷹HE-1系列定位為多功能大型運輸-平臺類無人機,該機型集運輸、空投、偵察、監視、應急救援、通信中繼等功能于一體,廣泛應用于軍民多種應用場景,在具備空投裝置、實現低空精準物資投放的同時,還具備靈活配置能力,機翼下左右裝置各一個多功能掛點,根據任務需求快速轉換任務掛載,有效提高特種及應急場景的任務效率。
支持政策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鏈條長,涵蓋航空器研發制造、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飛行服務保障等各產業;應用場景豐富,既包括傳統通用航空業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為支撐的低空生產服務方式,在工業、農業、服務業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對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重要作用,發展空間極為廣闊。根據部分研究機構測算,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已超過5000億元,到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中國民航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27年,我國通用航空裝備供給能力、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高效融合產業生態初步形成,以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為技術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裝備在城市空運、物流配送、應急救援等領域實現商業應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積極打造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
大型eVTOL研發提速
陜西華鷹眾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立足團隊行業背景,在HE-1持續發展系列化固定翼大型運輸-平臺類無人機的基礎上,正在研發的噸級H220大型eVTOL預計將于2025年實現首飛。
eVTOL主要解決人口密集的城市空間內、城郊及城際點對點的空中運輸,在擁擠的城市內、城郊、都市圈進行短程物流、通勤時具有顯著的成本效益。貨運版eVTOL能解決特殊航線的載物商用,主要用于低空物流、緊急物資運輸和應急救援。
未來,陜西華鷹眾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將持續發力,全面推動新型航空器研發模式創新,有力實踐國家低空經濟發展戰略。(李云)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