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從“靠天吃飯”到“全自動生產”,從零散種植到全鏈發展,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打造標準化生產基地,探索多元栽培模式,讓小小食用菌產業成為帶動村民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的新途徑,繪就共富新圖景。
走進靈川縣靈川鎮民治村委的食用菌生產基地,設施農業的現代化圖景撲面而來。生產車間內,拌料機、裝袋機、接種機等設備高效運轉、井然有序,恒溫控制的出菇房里,鮮嫩的秀珍菇長勢喜人,散發著勃勃生機。“我們基地一期已配備日產2萬棒的全自動菌棒生產、接種一體化生產線,建成28間智能化恒溫養菌車間與出菇房,可以全年不間斷出菇。”基地負責人蔣建偉介紹道。企業實現了食用菌制棒接種自動化、養菌出菇智能化。據介紹,該基地二期將在6月底投產,預計一年可以產秀珍菇大概3000多噸,年產值達到3000萬元左右。
近年來,得益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實施的“種業提升項目”“設施食用菌建設項目”等政策支持,以及廣西食用菌創新團隊的定點技術幫扶,靈川縣食用菌企業成功攻克了生產效率低下、菌種退化、病蟲害防治等行業共性技術難題。如今,全縣已建成9家規模化食用菌工廠,11個周年化出菇基地,生產秀珍菇、豬肚菇等食用菌,工廠年產能突破1萬噸。另有3個種植基地正計劃新擴建溫控車間138個,車間總面積1.88萬平方米。食用菌產業在這片土地上正蓬勃發展,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特色支柱產業。
產業升級不僅帶動農民共享發展紅利,還為周邊村民帶來了不少就業崗位,聯農帶農效益凸顯。通過“政企合作框架下的‘村集體入股分紅’模式”和“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全縣已有9個村集體經濟和500多農戶參與食用菌產業鏈,同時提供了2000余個就業崗位。
靈川秀珍菇、香菇脆獲評“國字號”農產品,靈川赤松茸獲第三屆中國(廣西)——東盟現代種業發展大會“好種好品”金獎,同時多家企業接連斬獲各類殊榮,這些榮譽更吹響了靈川縣食用菌邁向品牌化發展的沖鋒號。錨定“品牌強菌”戰略方向,靈川縣正以優質食用菌產品為核心,全力擴大“靈川食用菌”品牌影響力,讓“小菌菇”成長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新引擎,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報道員 王道梅 秦艷濤)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