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要聞聚焦
          • 品牌快訊
          • 品牌創新
          • 品牌活動
          • 品牌發布
          • 品牌風采
          • 品牌文化
          • 視頻專區
          • 專家觀點
          • 人物訪談
          logo 品牌文化
          • 中宏網品牌首頁 >
          • 品牌文化 >
          • 正文

          金灶初開火,仙桃正發花——劉思剛書法藝術探索

          2025-04-09 18:33:35 中宏網品牌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清明,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位于仲春與暮春的交匯點,是自然界氣候變化的敏感指示器。2025年4月4日,當太陽黃經達到15°,標志著清明節氣的正式到來。其歷史可追溯至先秦時期,《逸周書》中已有相關記載,最初是古人依據天文現象和物候變化總結出的時間節點,旨在指導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隨著時間的流逝,清明逐漸融合了寒食、上巳等節日的習俗,成為一個富含自然與人文雙重意義的重要節氣。

          圖片 1.png

            清明的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三候虹始見”,猶如一幅細膩的自然畫卷,展現了春季的生機與活力。桐花在清明時節綻放,其潔白或淡紫的花朵,如同大自然的調色板,為大地增添了無限的色彩。桐花的開放,不僅是春天的象征,也是農耕活動的信號,提醒著農民們是時候開始新一輪的耕耘。田鼠化為鴽,這一現象體現了自然界生物的適應性變化,反映了生態系統內部的平衡與協調。虹始見,清明時節雨水增多,雨后的天空中常常會出現彩虹,這一自然景觀不僅美麗,也預示著天氣的轉變,對農作物的生長極為有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惫湃苏J為,到了清明時節,萬物經過寒冬的洗禮,變得清潔明凈,呈現出一種清新、明朗的景象。這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的細致觀察和深刻理解,他們將自然現象與人類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緊密聯系,賦予了清明節氣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現代氣候觀測相比,古人的認知更多基于直觀的感受和經驗的積累,但其所蘊含的生態智慧,如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理念,對于我們今天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清明時節,氣候溫暖濕潤,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期。在北方,小麥開始拔節,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養分,農民們會及時進行灌溉和施肥。同時,也是玉米、高粱等春播作物的播種時期,農民們會選擇適宜的時間進行播種,確保作物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生長。在南方,早稻已經開始插秧,油菜進入盛花期,需要加強田間管理,防治病蟲害。隨著現代農業科技的發展,節氣文化在鄉村振興中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它不僅為農業生產提供了科學的指導,也成了鄉村文化旅游的重要資源。

            踏青。清明時節,春意盎然,人們紛紛走出家門,踏青游玩,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這一習俗不僅讓人們親近自然,也增強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

            蕩秋千。蕩秋千是清明時節的一項傳統活動,它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也是一種健身運動。在鄉村,孩子們在秋千上歡笑嬉戲,增添了節日的歡樂氛圍。

            宋代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這首詩創作于南宋時期,陸游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清明時節的春雨、杏花、書法和茶藝,展現了江南水鄉的獨特韻味。從文學人類學的角度來看,這首詩反映了清明節氣在古代文人心中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和日常生活的描寫,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和對生活的熱愛。

            在現代社會,清明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價值。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橋梁。我們應傳承和弘揚清明文化,讓這一古老的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清明節氣,是自然與人文的完美融合,是生命與歷史的深情對話。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精神內涵,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思生命、感恩自然的機會。在當今社會,我們應該更加重視清明節氣的傳承和發展,讓這一古老的節氣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圖片 7.png

            劉思剛少將,1956年生于燕南書畫重鎮河北霸州。這位從白洋淀畔走出的儒將,既能在戈壁深處運籌星箭發射的經緯,亦可在素宣之上揮灑水墨丹青的乾坤。四十年軍旅生涯中,他先后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國防科工委等國之重器所在留下鏗鏘足跡,將科技強軍的使命與藝術求索的赤誠熔鑄為獨特的人生境界。

            少年時即展露藝術稟賦,得津門名家馬文鸞親授六法真諦。解甲歸硯后,復拜當代書法大家李正門下精研翰墨,其書作融北碑之雄渾與南帖之秀逸,尤以行草見長。觀其揮毫,可見“星垂大漠”的蒼茫筆意與“月涌江流”的淋漓墨韻交相輝映,將航天人特有的嚴謹與浪漫凝于尺素之間。

            其作品亮相“永遠的紅軍”史詩展等重大藝術殿堂,更在長城杯建黨百年大展中折桂奪魁。如今作為京津冀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他仍以“老兵新傳”的姿態,攜“銀河落九天”的豪情在公益講壇傳藝,攜“鐵馬秋風”的氣度在邊疆哨所贈書,將劍膽琴心的軍人風骨化作文化傳承的星火,在新時代續寫著“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傳奇。(圖文 張鈞 魏傳峰 謝愛平 董秀曼 王天佑)

          素材源:董凡
          編輯:康書源
          審核:王明月

          • 巴博會中國區組委會代表團大名縣調研紀實——香油文化與現代工藝的美妙交響?

          關于中宏網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人妻无码久久中文字幕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