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要聞聚焦
            • 品牌快訊
            • 品牌創新
            • 品牌活動
            • 品牌發布
            • 品牌風采
            • 品牌文化
            • 視頻專區
            • 專家觀點
            • 人物訪談
            logo 品牌文化
            • 中宏網品牌首頁 >
            • 品牌文化 >
            • 正文

            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祁榮祥書法藝術探索

            2025-04-09 18:49:10 中宏網品牌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當太陽行至黃經15°,4月4日,北半球迎來“清明”這一兼具天文與人文意義的特殊節點。《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以“桐始華,田鼠化鴽,虹始見”三候,精準捕捉此時物候特征。

            圖片 1 - 副本.png

              現代氣象學研究顯示,清明期間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水熱同步期”,降水量較春分增長40%,恰如杜甫筆下“曉看紅濕處”的生態圖景。這種氣候條件促使冬小麥拔節、春茶萌發,形成農耕文明“清明前后,種瓜點豆”的物候律令。

              清明節的源流是一部文化層累史。山西介休綿山考古發現的漢代祭祀遺址,印證了《后漢書》關于“寒食一月”的記載;而唐代王溥《唐會要》則詳錄了玄宗將寒食祭祖納入國家禮制的全過程。至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的“四野如市”場景,標志著寒食與清明完成民俗融合。這一過程暗合文化人類學家維克多·特納提出的“儀式閾限”理論——通過火禁(寒食)與重生(清明)的二元對立,構建生死過渡的象征體系。

              江南“墳前社飯”以艾草汁染米,暗含《楚辭》“采芳洲兮杜若”的香草崇拜;晉北“蒸寒燕”面塑則延續《齊民要術》中“改火為餳”的面食技藝。這些祭品制作實為“通過食物與祖先對話”的符號系統。

              唐代韋莊《寒食新豐別友人》記錄的“蹴鞠屢過飛鳥上”,揭示蕩秋千、踢球等活動并非簡單娛樂,而是通過身體對抗死亡焦慮的集體療法。人類學家格爾茨所稱的“深層次游戲”,在此得到完美詮釋。

              插柳習俗在《歲時廣記》中被賦予“辟邪禳災”功能,現代植物化學研究則發現,柳樹分泌的水楊酸確實具有驅蟲抗菌作用。這種古老經驗與科學原理的暗合,展現先民觀察自然的驚人準確性。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構建了中國文學最著名的“哀而不傷”美學范式,而孟浩然“帝里重清明”則鋪陳出都城春游的盛世圖景。這種悲欣交織的敘事張力,在當代作家遲子建《寒夜生花》中發展為“雪中祭掃”的現代寓言——祖先墓碑成為“時間凍結的標點”,而融雪則暗示記憶的流動性。

              2025年民政部“云祭掃”平臺數據顯示,虛擬貢品點擊量同比增加65%,但心理學調查同時表明,78%用戶仍堅持實地祭掃的“觸覺需求”。這種“數字—實體”的共生現象,印證了現象學家梅洛-龐蒂“身體是認知世界媒介”的論斷。更為深刻的是,上海大學非遺研究中心提出的“記憶地理學”理論,正嘗試用AR技術重建消失的家族墓地,使清明儀式成為連接代際記憶的“時空膠囊”。

              《周禮》記載的“仲春以木鐸修火禁”,在當代生態學視野下顯現新價值。浙江大學最新研究表明,清明期間傳統的禁火習俗,可使森林地表碳匯能力提升18%。而“紙錢”的原料演變——從唐代麻紙到當代再生紙漿,更折射出民俗活動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適應性調整。

              對比日本“彼岸花”時節掃墓的靜謐美學,或墨西哥亡靈節用萬壽菊鋪就的“歸家之路”,清明特有的“雨中哀思”氣質,實為季風農業文明“敬畏自然—感恩土地—延續血脈”三位一體思維的外化。這種文化特異性,正在全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成為東方智慧的典型樣本。

              在氣候危機加劇的當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將二十四節氣作為“人類適應環境變化的活態案例”推廣。法國農學家在波爾多葡萄園試行“清明觀測法”,通過記錄此時節氣溫與降水數據,調整釀酒葡萄種植周期。這種跨文化應用,預示著中國傳統節氣可能成為全球生態治理的“通用語法”。

            圖片 8.png

              祁榮祥,筆名莫名,詩人,軍旅書法家,河南省鄧州市人,現居北京。1969年開始發表作品,散見各種報刊,出版詩集《一路有你》和《東方之子》,2011年11月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劇場舉辦祁榮祥專場詩誦匯《月舞詩魂》。

              祁榮祥對書法藝術滿懷熱忱,其書法研習歷程精彩卓絕。他自小學一年級便與書法結緣,初期從描紅、臨顏體柳體字帖起步,因老師的紅圈激勵而越寫越好。后在求學與工作中形成硬筆書法風格,退休后重拾毛筆,開啟了一場持久的書法研習之旅。

              他廣涉篆、隸、楷、行、草等多種書體后,專注于隸書研習,臨摹眾多隸書范本,反復練習常用字,結合組詞學用,經數年攻堅,隸書獨具一格。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他洞察漢字結構之美,著力解決用筆與點畫難題,通過中鋒側鋒交替、把握疾筆圓筆運用及精心處理筆畫辯證關系,成功攻克難點,其“上善若水”榜書備受贊譽。

              近年來,他積極參與書畫展,作品屢獲佳績,被多方收藏與饋贈,還熱心公益,為慈善單位捐贈作品,擔任多家書畫院要職,出版詩集《一路有你》《一路追你》,秉持“無聲伴侶詩書畫;有味人生真善美”的座右銘,在書法之路上堅定前行,必將收獲更為豐盛的成果。(圖文 張鈞 魏傳峰 謝愛平 董秀曼 王天佑)


            素材源:董凡
            編輯:康書源
            審核:王明月

            • 巴博會中國區組委會代表團大名縣調研紀實——香油文化與現代工藝的美妙交響?

            關于中宏網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人妻无码久久中文字幕专区